×
switch account
政大開放式課程影音網
關於我們
課程選單
知識中心
文學院
Log in
English
繁體
简体
Regular
Medium
Large
×
Search
Search
×
Text size
Text size
Regular
Medium
Large
政大開放式課程影音網
Log in
關於我們
課程選單
知識中心
文學院
English
繁體
简体
Media Center
...
典藏大師
Browse Files
Browse Files
Show
First 10 Files
First 20 Files
Show All
(典藏大師)
Browse Files
(典藏大師)
Show
First 10 Files
First 20 Files
Show All
1100427-巫毓荃-「千里眼事件」——催眠術與近代日本
(1)
1100427-巫毓荃-「千里眼事件」——催眠術與近代日本
1100506-王秀雲-「又無用又帶病」的器官?台灣戰後子宮簡史
(1)
1100506-王秀雲-「又無用又帶病」的器官?台灣戰後子宮簡史
1100924-任天豪-「東亞」如何認識——從「研究取向」的角度談起
(1)
1100924-任天豪-「東亞」如何認識——從「研究取向」的角度談起
1101001-任天豪-政治、軍事與「文明衝突」——兼談戰火下的體制與人權關係
(1)
1101001-任天豪-政治、軍事與「文明衝突」——兼談戰火下的體制與人權關係
1101004-川島真-帝國的「學知」和二戰後日本的臺灣研究
(1)
1101004-川島真-帝國的「學知」和二戰後日本的臺灣研究
1101008-荒見泰史-日本佛教文學文獻
(1)
1101008-荒見泰史-日本佛教文學文獻
1101015-川島真-1950 60年代日本的臺灣認識
(1)
1101015-川島真-1950 60年代日本的臺灣認識
1101015-荒見泰史-敦煌文學與日本説話文學
(1)
1101015-荒見泰史-敦煌文學與日本説話文學
1101210-黃英哲-晚近20年日本學者對東亞最前線香港與香港文化文學的認識
(1)
1101210-黃英哲-晚近20年日本學者對東亞最前線香港與香港文化文學的認識
1110530 ‒ 1110531-蕭麗華-東亞儒學與漢文學
(2)
1110531-蕭麗華-東亞儒學與漢文學───佛教文化與東亞漢詩的傳播
1110530-蕭麗華-東亞儒學與漢文學───唐詩與日本漢詩的關係
1100601 ‒ 1100602-藤井倫明-東亞儒學與漢文學
(2)
1100602-藤井倫明-東亞儒學與漢文學───日本近代的宋明理學研究
1100601-藤井倫明-東亞儒學與漢文學───日本近世的宋明理學研究
1100609 ‒ 1100610-中里見敬-中日的語言與文化
(2)
1100610-中里見敬-中日的語言與文化───濱一衛:開拓中國戲劇表演史研究的先驅
1100609-中里見敬-中日的語言與文化───近四十年日本的漢語教學
1100613-間 ふさ子-中日的語言與文化
(1)
1100613-間 ふさ子-中日的語言與文化───中國電影的日語翻譯間
1110614 ‒ 1110615-林慶勳-近世唐音
(2)
1110614-林慶勳-近世唐音的形成
1110615-林慶勳-近世唐音的假名標音分析
1110920 ‒ 1110922-小野純子-帝國學知與近代台灣
(3)
1110921-小野純子-帝國學知與近代台灣───戰爭動員與學知
1110922-小野純子-帝國學知與近代台灣───「紀錄」與「記憶」——公文書之公開
1110920-小野純子-帝國學知與近代台灣───我來做「軍事史」的理由
1110921 ‒ 1110923-岡本隆司-近代中國與周邊:翻譯及國制
(3)
1110922-岡本隆司-近代中國與周邊:翻譯及國制───「兩屬」的研究:「屬國」概念的轉換
1110923-岡本隆司-近代中國與周邊:翻譯及國制───「大君主」的興亡:「國王」與「皇帝」之間
1110921-岡本隆司-近代中國與周邊:翻譯及國制───兩個「中國」:明清時代的「中國」概念與西洋
1111021-寇志明-現代詩學的發軔:魯迅的摩羅詩力說及其他
(1)
1111021-寇志明-現代詩學的發軔:魯迅的摩羅詩力說及其他
1111027-商偉-言文分離──對「白話文」問題的反省
(1)
1111027-商偉-言文分離──對「白話文」問題的反省
1111107 ‒ 1111109-洪郁如-帝國學知與近代台灣
(3)
1111108-洪郁如-帝國學知與近代台灣-「台灣」的位置:從帝國學知,地域研究到教學現場
1111109-洪郁如-帝國學知與近代台灣-性別與歷史研究:再談「帝國學知」的內與外
1111107-洪郁如-帝國學知與近代台灣-探討日本「帝國學知」的幾個視角
1120220 ‒ 1120225-山崎有恒-近代東亞史文獻解析與應用
(6)
1120220-山崎有恒-後藤新平:改變殖民地風景
1120221-山崎有恒-原敬:被譽為平民宰相的政治家
1120222-山崎有恒-森有禮:創造日本教育
1120223-山崎有恒-中川小十郎的軌跡:追蹤其在亞洲翱翔的生涯
1120224-山崎有恒-如何談論東亞的明治維新
1120225-山崎有恒-濱口雄幸:政黨政治最後的守護神
1120310-川合康三-精讀杜甫
(1)
1120310-川合康三-精讀杜甫
1120317-朱剛-「詩史」觀念與蘇軾、蘇轍的詩題
(1)
1120317-朱剛-「詩史」觀念與蘇軾、蘇轍的詩題
1120324-王宇根-車蓋亭詩案:烏臺詩案的後傳前因及宋代詩歌接受與闡釋史的一個考察
(1)
1120324-王宇根-車蓋亭詩案:烏臺詩案的後傳前因及宋代詩歌接受與闡釋史的一個考察
1120331-李貞慧-「文」與「道」:再探唐宋古文發展的同軌與異轍
(1)
1120331-李貞慧-「文」與「道」:再探唐宋古文發展的同軌與異轍
1081122 ‒ 1081219-王德威-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
(3)
1081129-王德威-憂患意識與幽黯意識:陳寅恪、唐君毅隱微寫作
1081206-王德威-政治,文藝,背叛:胡風與「胡適的風」
1081219-王德威-秋雨到冬夜:殷海光、洪耀勳的啟示
1091029 ‒ 1091211-杜正勝-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
(6)
1091211-杜正勝-Past & Present───亦古亦今之學
1091204-杜正勝-海國觀點的世界秩序
1091127-杜正勝-物怪的心態史和文化史研究
1091120-杜正勝-中國歷史的表層與內裡
1091030-杜正勝-百年來的台灣史學
1091029-杜正勝-大歷史的中國速寫
1060426 ‒ 1060518-張廣達系列演講-政大歷史系五十週年系慶活動
(8)
1060518-隋唐遼宋金元時期(581-1368)北方族群互動-3
1060518-隋唐遼宋金元時期(581-1368)北方族群互動-2
1060518-隋唐遼宋金元時期(581-1368)北方族群互動-1
1060512-唐宋變革時期中原地區華夷觀的演變-3
1060512-唐宋變革時期中原地區華夷觀的演變-2
1060512-唐宋變革時期中原地區華夷觀的演變-1
1060426-唐代三夷教的傳佈-2
1060426-唐代三夷教的傳佈-1
1070412 ‒ 1070508-張廣達-「八世紀中葉至十三世紀的內亞與中國」系列講座
(3)
1070427-張廣達-八世紀中葉之後內亞遊牧部族建立的汗帳軍政體制
1070412-張廣達-八世紀中葉之後漢字文化圈的政治勢力從內亞的東撤
1070508-張廣達-從內亞史視野觀察十至十三世紀的唐宋變革和宋元變革
1080503 ‒ 1080521-張廣達系列講座
(3)
1080521-張廣達-內陸歐亞繼東突厥、回鶻而後起的政權
1080509-張廣達-冷武器時代權力結構中的親衛軍
1080503-張廣達-唐代和早期伊斯蘭教世界記載的遊牧族群之分布
1090521 ‒ 1090602-張廣達系列講座
(3)
1090602-張廣達-近年有關中國史上的親衛軍
1090526-張廣達-契丹、遼、西夏、金、元的建國和世界史上的蒙古征服
1090521-張廣達-隋唐統一帝國的建立過程與周邊民族的動向
1100513 ‒ 1100531-張廣達系列講座
(3)
1100513-張廣達-文革與世變
1100525-張廣達-海外的流亡
1100531-張廣達-晚年在臺灣對海外漢學的反思
1110512-張廣達-略論當代史學發展對歷史系學生之要求
(1)
1110512-張廣達-略論當代史學發展對歷史系學生之要求
1070514 ‒ 1070517-陳靝沅-潘黃雅仙人文講座
(3)
1070514-陳靝沅-宮廷演劇的文本世界 中國與域外視角
1070516-陳靝沅-兩種閱讀聯想 「文本性」與「視覺性」
1070517-陳靝沅-宮廷之外 地方承應戲的文化空間與地景書寫
1081111 ‒ 1081115-徐興無-潘黃雅仙人文講座
(3)
1081111-徐興無-六經次序及其思想結構
1081113-徐興無-董仲舒與春秋之道
1081115-徐興無-漢儒的身體觀念與道德教化
1011120 ‒ 1011129-陳國球-王夢鷗「文」與「學」三題學術講座
(3)
1011129-第三講-「抒情傳統」論與中國文學研究
1011128-第二講-文學批評作為中國文學研究方法
1011120-第一講-文學作為知識的思考
1061013 ‒ 1061018-王士元-王夢鷗教授學術講座
(3)
1061013-王士元-語言湧現與人類演化
1061016-王士元-語言的分類標準及多樣性
1061018-王士元-認知的形成與消失
1080306 ‒ 1080311-李惠儀-王夢鷗教授學術講座
(3)
1080308-李惠儀-物與我之間:人化與物化
1080306-李惠儀-雅與俗:明清文學與物質文化
1080311-李惠儀-宏旨與細節:從左傳與先秦兩漢幾個相關故事談起
1081014 ‒ 1081021-池田知久-王夢鷗教授學術講座
(3)
1081014-池田知久-老子的哲學
1081018-池田知久-性三品說的形成與展開
1081021-池田知久-近代日本的中國哲學研究
1101101 ‒ 1101115-李豐楙-2021王夢鷗教授學術講座
(3)
1101115-李豐楙-過關與證果
1101108-李豐楙-憂/優游洞天
1101101-李豐楙-文化百寶箱
1131203-楊儒賓-孔子詩教:詩無邪與仁學
(1)
1131203-楊儒賓-孔子詩教:詩無邪與仁學
1131210-楊儒賓-抒情論與形氣論
(1)
1131210-楊儒賓-抒情論與形氣論
1131217-楊儒賓-屈原為什麼抒情
(1)
1131217-楊儒賓-屈原為什麼抒情
1070613-蘇卓馨-外交系國關論壇(三)歐亞地區新區域強權的競逐
(1)
1070613-蘇卓馨-外交系國關論壇(三)歐亞地區新區域強權的競逐
1071017-鄧中堅-外交系國關論壇:當前中美貿易戰
(1)
1071017-鄧中堅-外交系國關論壇:當前中美貿易戰
1071121-李明-外交系國關論壇(二):危機決策與預防
(1)
1071121-李明-外交系國關論壇(二):危機決策與預防
1070509-盧業中-外交系國關論壇(二) 新古典現實主義國際政治理論再檢視:以美國歐巴馬總統對中國政策為個案
(1)
1070509-盧業中-外交系國關論壇(二) 新古典現實主義國際政治理論再檢視:以美國歐巴馬總統對中國政策為個案
1070411-陳秉逵-外交系國關論壇(一)安全聯盟管理與談判
(1)
1070411-陳秉逵-外交系國關論壇(一)安全聯盟管理與談判
1080313-劉德海-外交系國關論壇:當前亞洲經濟整合的特徵與未來的挑戰
(1)
1080313-劉德海-外交系國關論壇:當前亞洲經濟整合的特徵與未來的挑戰
1080410-楊文琪-外交系國關論壇:城市與氣候變遷
(1)
1080410-楊文琪-外交系國關論壇:城市與氣候變遷
1080510-陳純一-外交系國關論壇:一個外交官與國際法
(1)
1080510-陳純一-外交系國關論壇:一個外交官與國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