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witch account
政大開放式課程影音網
關於我們
課程選單
知識中心
文學院
Log in
English
繁體
简体
Regular
Medium
Large
×
Search
Search
政大開放式課程影音網
Log in
關於我們
課程選單
知識中心
文學院
English
繁體
简体
Media Center
...
文學院
Browse Files
Browse Files
Show
First 10 Files
First 20 Files
Show All
(文學院)
Browse Files
(文學院)
Show
First 10 Files
First 20 Files
Show All
101-1-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
(16)
1010920-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一)
1010928-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二 )
1011004-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三)
1011011-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四)
1011018-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五)
1011025-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六)
1011101-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七)
1011108-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八)
1011122-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九)
1011129-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十)
[More]
1011206-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十一)
1011120-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十二)
1011127-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十三)
1020103-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十四)
1020110-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
1020117-李豐楙-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十五)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
(15)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1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2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3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4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5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6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7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8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9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10
[More]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11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12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13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14
101-2-李豐楙-道教-歷史與主題-15
103-2-張廣達-中外文化交流史
(4)
103-2-張廣達老師-中外文化交流史(前言)
103-2-張廣達老師-中外文化交流史(一)
103-2-張廣達老師-中外文化交流史(二)
103-2-張廣達老師-中外文化交流史(三)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32)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0103 part1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0103 part2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0103 part3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0103 part4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227 part1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227 part2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227 part3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227 part4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220 part1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220 part2
[More]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220 part3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220 part4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206 part1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206 part2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206 part3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206 part4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29 part1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29 part2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29 part3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29 part4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22 part1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22 part2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22 part3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22 part4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15 part1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15 part2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15 part3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15 part4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08 part1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08 part2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08 part3
105-1-陳芳明-文學批評(一) 1108 part4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48)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314 part1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314 part2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314 part3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314 part4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321 part1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321 part2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321 part3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321 part4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328 part1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328 part2
[More]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328 part3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328 part4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411 part1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411 part2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411 part3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411 part4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418 part1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418 part2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418 part3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418 part4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425 part1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425 part2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425 part3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425 part4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02 part1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02 part2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02 part3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02 part4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09 part1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09 part2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09 part3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09 part4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16 part1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16 part2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16 part3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16 part4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23 part1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23 part2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23 part3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523 part4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606 part1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606 part2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606 part3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606 part4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613 part1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613 part2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613 part3
105-2-陳芳明-文學批評(二) 0613 part4
106-1-陳芳明-台灣文學史(一)
(55)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919-歷史條件與藝術流變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919-近現代殖民地社會的誕生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919-台灣現代化運動的背景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919-台灣新文學運動的特性(1)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926-台灣新文學運動的特性(2)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926-台灣新文學史的建立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926-台灣新文學史與作家世代(1)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926-台灣新文學史與作家世代(2)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03-歷史與知識的建構(1)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03-歷史與知識的建構(2)
[More]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03-賴和與初期新文學運動(1)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03-賴和與初期新文學運動(2)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17-1920年代新文學與文化認同(1)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17-1920年代新文學與文化認同(2)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17-日治時期的言文一致運動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17-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路線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24-台灣文藝聯盟的形成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24-台灣話文論戰與文學結社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24-1920年代殖民地左派運動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24-台灣文藝聯盟與聯合陣線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31-台灣文藝聯盟的兩條路線(1)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31-台灣文藝聯盟的兩條路線(2)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31-楊逵與左翼文學的建立(1)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031-楊逵與左翼文學的建立(2)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107-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1)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107-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2)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107-日治時期楊逵的左派文學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107-日治時期朱點人的左派文學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114-國際左翼政治與文學實踐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114-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的主題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114-日治時期的左派文學刊物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121-風車詩社與新詩傳統的流變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121-風車詩社與鹽分地帶文學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121-日治時期共產主義與左派思想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121-現代化運動下的文學流變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128-太平洋戰爭與皇民化運動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128-皇民化運動下的台灣文學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128-日人作家與台籍作家的書寫策略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128-文學政策與抒情傳統的對抗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212-皇民化時期龍瑛宗的文學作品(1)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212-皇民化時期龍瑛宗的文學作品(2)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212-皇民化時期呂赫若的左派文學(1)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212-皇民化時期呂赫若的左派文學(2)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219-戰後初期的台灣社會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219-戰後初期的台灣文學困境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219-戰後國民政府的文化政策(1)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219-戰後國民政府的文化政策(2)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226-戰後台灣文學史的分期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226-戰後初期台灣文學的重建(1)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226-戰後初期台灣文學的重建(2)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1226-二二八事件前夜的文學活動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102-戰後轉型期的台灣文壇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102-二二八事件後文學的再出發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102-二二八事件後的文學論戰
106-1-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102-吳濁流與二二八事件書寫
106-2-陳芳明-台灣文學史(二)
(64)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227-仲尼傑出教學獎講座──閱讀與教學(1)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227-仲尼傑出教學獎講座──閱讀與教學(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227-仲尼傑出教學獎講座──閱讀與教學(3)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227-仲尼傑出教學獎講座──閱讀與教學(4)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306-戰後初期台灣知識分子的處境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306-戰後初期到五〇年代的台灣社會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306-冷戰體制與反共年代的台灣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306-白色恐怖下的五〇年代文學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313-反共文學的社會背景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313-反共文學的社會背景(2)
[More]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313-反共文藝體制的建立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313-反共體制下的文學突破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327-反共體制下的文學突破(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327-反共年代的本省籍作家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327-反共年代的女性作家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327-張愛玲的孤島生涯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03-戰後現代主義的發展及其意義(1)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03-戰後現代主義的發展及其意義(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03-現代主義文學運動的女性作家與同志文學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03-現代主義文學運動的文學批評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10-現代主義文學運動的社會背景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10-現代主義文學運動的社會背景(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10-現代主義的小說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10-現代主義的小說(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17-現代主義的文學與藝術成就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17-現代主義的風貌及其改造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17-現代詩論戰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17-現代主義的影響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24-現代主義運動的現代詩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24-現代主義的文學技藝提升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24-現代主義的小說與文學批評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424-現代主義的女性文學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01-現代主義的現代詩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01-現代詩的美學成就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01-現代主義的美學成就及其影響(1)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01-現代主義的美學成就及其影響(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08-台灣現代主義的特色(1)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08-現代主義的在地化(1)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08-台灣現代主義的特色(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08-現代主義的在地化(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15-現代主義小說的負面書寫(1)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15-現代主義小說的負面書寫(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15-從現代主義到鄉土文學(1)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15-從現代主義到鄉土文學(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22-現實主義的復甦與鄉土文學的崛起(1)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22-現實主義的復甦與鄉土文學的崛起(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22-鄉土文學崛起的社會背景(1)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22-鄉土文學崛起的社會背景(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29-台灣社會在七○年代的政治環境(1)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29-台灣社會在七○年代的政治環境(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29-新詩論戰的意義與鄉土文學運動(1)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529-新詩論戰的意義與鄉土文學運動(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605-鄉土文學的創作藝術(1)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605-鄉土文學的創作藝術(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605-向後看和向前看的鄉土文學(1)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605-向後看和向前看的鄉土文學(2)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612-向後看和向前看的鄉土文學(3)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612-向後看和向前看的鄉土文學(4)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612-向前看的文學:對當代社會的批判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612-從鄉土文學到八○年代文學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619-一九八○年台灣文學的轉向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619-一九八三年在台灣文學史的意義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619-邊緣的聲音成為台灣主流
106-2-台灣文學史-陳芳明-1060619-八○年代的女性文學、同志文學、原住民文學與課程結語
108-2-金仕起-中國古代醫療史
(156)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225 第一堂-1 課程介紹-黃帝內經 傷寒論 神農本草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225 第一堂-2 課程介紹-寸口 針灸 服藥 薰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225 第一堂-3 課程介紹-課程探討角度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225 第二堂-1 課程介紹-醫學或方術 醫療史資料和研究社群 什麼是生命? 生命與禮俗信仰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225 第二堂-2 課程介紹-生命與時空宇宙(上) 身體認識如何形構(上)(下) 如何生生與幼幼?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225 第二堂-3 課程介紹-如何生生與幼幼 疾病認識如何形成?如何衛生與養生?疾病如何診斷?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225 第二堂-4 課程介紹-疾病如何診斷?疾病如何治療?有哪些醫療者?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225 第三堂-1 課程介紹-有哪些醫療者? 醫療知識如何傳習? 誰的醫療史?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03 第一堂-1 醫學或方術?-複數的醫療史 扁鵲(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03 第一堂-2 醫學或方術?-複數的醫療史 扁鵲(二)
[More]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03 第一堂-3 醫學或方術?-複數的醫療史 扁鵲(三)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03 第一堂-4 醫學或方術?-複數的醫療史 扁鵲(四)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03 第二堂-1 醫學或方術?-複數的醫療史 扁鵲(五)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03 第二堂-2 醫學或方術?-養生之道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03 第二堂-3 醫學或方術?-史觀改變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03 第二堂-4 醫學或方術?-人和時間、空間的關係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03 第三堂-1 身體-關係與身體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03 第三堂-2 身體-從黃帝蛤蟆經講身體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03 第三堂-3 身體-身體的組成與功能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03 第三堂-4 古人怎麼看待醫學-《藝文志》簡介(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0 第一堂-1 古人怎麼看待醫學-《藝文志》簡介(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0 第一堂-2 古人怎麼看待醫學-古代的文書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0 第一堂-3 古人怎麼看待醫學-古代的典籍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0 第一堂-4 古人怎麼看待醫學-古代國家的藏書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0 第二堂-1 醫學在古代國家知識系統中的位置-古代國家的政策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0 第二堂-2 醫學在古代國家知識系統中的位置-劉氏政權的文化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0 第二堂-3 詳解藝文志-藝文志與六略(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0 第二堂-4 詳解藝文志-藝文志與六略(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0 第三堂-1 詳解藝文志-什麼是「目」與「錄」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0 第三堂-2 詳解藝文志-《漢書.藝文志》的作者們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0 第三堂-3 醫學或方術在古代知識系統中的位置-古代醫學的內涵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0 第三堂-4 醫學或方術在古代知識系統中的位置-經方與房中書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7 第一堂-1 醫學或方術在古代知識系統中的位置-古代醫學的源起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7 第一堂-2 醫學或方術在古代知識系統中的位置-古代的養生之道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7 第一堂-3 醫學或方術在古代知識系統中的位置-關於天的學問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7 第二堂-1 歷史資料和研究社群-資料的類型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7 第二堂-2 歷史資料和研究社群-甲骨與其上文字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7 第二堂-3 歷史資料和研究社群-出土文物顯示出的古代世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7 第二堂-4 歷史資料和研究社群-古代的棺木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7 第三堂-1 歷史資料和研究社群-經絡漆木人偶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7 第三堂-2 歷史資料和研究社群-醫經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7 第三堂-3 歷史資料和研究社群-經方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17 第三堂-4 歷史資料和研究社群-神僊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24 第一堂-1 歷史資料和研究社群-文獻怎麼形成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24 第一堂-2 歷史資料和研究社群-文獻資料怎麼處理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24 第一堂-3 歷史資料和研究社群-實物資料怎麼處理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24 第一堂-4 什麼是生命-近代中國的國族主義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24 第二堂-1 什麼是生命-問題緣起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24 第二堂-2 什麼是生命-古典中的「生命」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24 第二堂-3 什麼是生命-古人的生命觀(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24 第二堂-4 什麼是生命-古人的生命觀(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24 第三堂-1 什麼是生命-古人的生命觀(三)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24 第三堂-2 什麼是生命-古代的法律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24 第三堂-3 什麼是生命-古代的選舉(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24 第三堂-4 什麼是生命-古代的選舉(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31 第一堂-1 生命與禮俗信仰-現代的民俗信仰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31 第一堂-2 生命與禮俗信仰-古代宗教與醫療(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31 第一堂-3 生命與禮俗信仰-古代宗教與醫療(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31 第二堂-1 生命與禮俗信仰-新時器遺物的意義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31 第二堂-2 生命與禮俗信仰-良渚透露的訊息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31 第二堂-3 生命與禮俗信仰-甲骨文透露的訊息(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31 第二堂-4 生命與禮俗信仰-甲骨文透露的訊息(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31 第三堂-1 生命與禮俗信仰-銅器透露的訊息(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31 第三堂-2 生命與禮俗信仰-銅器透露的訊息(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31 第三堂-3 生命與禮俗信仰-玉石文字透露的訊息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331 第三堂-4 生命與禮俗信仰-傳世文件透露的訊息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07 第一堂-1 生命與禮俗信仰-戰國時期的特徵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07 第一堂-2 生命與禮俗信仰-簡帛文獻透露的訊息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07 第一堂-3 生命與禮俗信仰-銅鏡透露的訊息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07 第二堂-1 生命與禮俗信仰-睡虎地秦墓日書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07 第二堂-2 生命與禮俗信仰-圖像資料透露的訊息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07 第二堂-3 生命與禮俗信仰-文件資料透露的訊息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07 第二堂-4 生命與時空宇宙(上)-問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07 第三堂-1 生命與時空宇宙(上)-地理、氣候與生態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07 第三堂-2 生命與時空宇宙(上)-權力、禮儀與宗教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07 第三堂-3 生命與時空宇宙(上)-倫理、性別與位向(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07 第三堂-4 生命與時空宇宙(上)-倫理、性別與位向(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14 第一堂-1 生命與時空宇宙(上)-倫理、性別與位向(三)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14 第一堂-2 生命與時空宇宙(上)-倫理、性別與位向(四)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14 第二堂-1 生命與時空宇宙(上)-權力與天道(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14 第二堂-2 生命與時空宇宙(上)-權力與天道(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14 第二堂-3 生命與時空宇宙(下)-古代時空觀的基本詞彙(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14 第二堂-4 生命與時空宇宙(下)-古代時空觀的基本詞彙(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14 第二堂-5 生命與時空宇宙(下)-古代時空觀的基本詞彙(三)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14 第三堂-1 生命與時空宇宙(下)-古代時空觀的基本詞彙(四)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14 第三堂-2 生命與時空宇宙(下)-數術化的時空觀(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14 第三堂-3 生命與時空宇宙(下)-數術化的時空觀(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28 第一堂-1 身體的認識如何形構(上)-問題(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28 第一堂-2 身體的認識如何形構(上)-問題(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28 第一堂-3 身體的認識如何形構(上)-使其型者(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28 第一堂-4 身體的認識如何形構(上)-使其型者(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28 第二堂-1 身體的認識如何形構(上)-氣的「發現」(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28 第二堂-2 身體的認識如何形構(上)-氣的「發現」(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28 第二堂-3 身體的認識如何形構(上)-氣的「發現」(三)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28 第二堂-4 身體的認識如何形構(上)-氣的「發現」(四)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28 第三堂-1 身體的認識如何形構(上)-氣的「發現」(五)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28 第三堂-2 身體的認識如何形構(上)-鬼神與魂魄(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28 第三堂-3 身體的認識如何形構(上)-鬼神與魂魄(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428 第三堂-4 戰國秦漢的身體觀-簡介(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05 第一堂-1 戰國秦漢的身體觀-簡介(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05 第一堂-2 戰國秦漢的藏府認識-藏府深藏體內嗎?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05 第一堂-3 戰國秦漢的藏府認識-經過組織的藏府(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05 第一堂-4 戰國秦漢的藏府認識-經過組織的藏府(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05 第二堂-1 戰國秦漢的藏府認識-心肺和腸胃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05 第二堂-2 戰國秦漢脈的認識的形成-疾病所在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05 第二堂-3 戰國秦漢脈的認識的形成-從地脈到體脈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05 第二堂-4 戰國秦漢脈的認識的形成-數術化的脈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05 第三堂-1 戰國秦漢脈的認識的形成 -庶民的身體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05 第三堂-2 如何生生與幼幼-生子的目的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05 第三堂-3 如何生生與幼幼-性別選擇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05 第三堂-4 如何生生與幼幼-逐月養胎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19 第一堂-1 對疾病的認識-對身體的認識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19 第一堂-2 對疾病的認識-究竟什麼是疾病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19 第一堂-3 對疾病的認識-春秋時期的疾病觀(ㄧ)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19 第一堂-4 對疾病的認識-春秋時期的疾病觀(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19 第二堂-1 對疾病的認識-春秋時期的疾病觀(三)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19 第二堂-2 對疾病的認識-春秋時期的疾病觀(四)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26 第一堂-1 對疾病的認識-鬼物禍祟(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26 第一堂-2 對疾病的認識-鬼物禍祟(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26 第一堂-3 對疾病的認識-鬼物禍祟(三)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26 第一堂-4 對疾病的認識-血氣順逆、通塞(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26 第二堂-1 對疾病的認識-血氣順逆、通塞(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26 第二堂-2 對疾病的認識-血氣順逆、通塞(三)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26 第二堂-3 對疾病的認識-鬼物禍祟血氣通塞的雜揉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26 第二堂-4 如何衛生和養生-殷人的衛生和養生(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26 第三堂-1 如何衛生和養生-殷人的衛生和養生(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26 第三堂-2 如何衛生和養生-春秋時期的衛生和養生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26 第三堂-3 如何衛生和養生-戰國秦漢的衛生和養生(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526 第三堂-4 如何衛生和養生-戰國秦漢的衛生和養生(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2 第一堂-1 如何衛生和養生-戰國秦漢的衛生和養生(三)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2 第一堂-2 如何衛生和養生-戰國秦漢的衛生和養生(四)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2 第一堂-3 如何衛生和養生-戰國秦漢的衛生和養生(五)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2 第一堂-4 如何衛生和養生-庶民的養生之道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2 第一堂-5 疾病如何診斷-問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2 第二堂-1 疾病如何診斷-建構形成的內外聯繫(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2 第二堂-2 疾病如何診斷-建構形成的內外聯繫(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2 第二堂-3 疾病如何診斷-建構形成的內外聯繫(三)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2 第二堂-4 疾病如何診斷-建構形成的內外聯繫(四)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2 第二堂-5 疾病如何診斷-五臟與五官的聯繫(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2 第三堂-1 疾病如何診斷-五臟與五官的聯繫(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2 第三堂-2 疾病如何診斷-五臟與五官的聯繫(三)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2 第三堂-3 疾病如何診斷-診脈之道(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2 第三堂-4 疾病如何診斷-診脈之道(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9 第一堂-1 疾病如何診斷-分析望色與脈診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9 第一堂-2 疾病如何治療-祝由、塞禱、祓除磔攘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9 第一堂-3 疾病如何治療-禹步、符籙、藥、方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9 第一堂-4 疾病如何治療-湯液、砭石、炙熨、鍼刺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9 第二堂-1 疾病如何治療-導引、存神守一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9 第二堂-2 醫療者-什麼是醫療者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9 第二堂-3 醫療者-醫療者的政治地位
109-1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9 第二堂-4 醫療者-醫療者怎麼被看待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9 第三堂-1 醫療者-方士、遊士與道士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9 第三堂-2 醫療者-古代醫療者的社會處遇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9 第三堂-3 醫療知識如何傳習-現象與問題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9 第三堂-4 醫療知識如何傳習-從醫學知識的特性說起
108-2中國古代醫療史 20200609 第三堂-5 醫療知識如何傳習-古人習醫的過程